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而是从容地看着智能控制屏上稳定的温度曲线。
“从前这锅油温,全凭咱这双眼、这双手,一刻不敢放松!”王强指着新装的控温变频油炸装置感叹,“如今‘新家伙’靠谱,温度稳当,炸出来的鸡只只金黄透亮,老味道更地道了。”
这“新家伙”,正是德盛斋这家老字号食品企业进行技改的成果之一。
德盛斋的当家招牌,是那只凝聚数代人心血的老汤扒鸡,占到了企业销量的八成。这美味的关键一环在油炸。
从事扒鸡行业30年的王强对此深有体会:油温高了,鸡皮易焦糊;油温低了,上色不足,风味也打折扣。更棘手的是,经低温排酸处理、鲜嫩如初的整鸡投入油锅时,会瞬间拉低油温,恢复稳定需要时间,影响效率和品质一致性。
“技改,就从这痛点着手。”公司经理刘彦超一语道破关键。一套智能控温变频装置去年被引入传统油锅,精准锁定理想温度;同时,悬挂生鸡的链条经延长改造,从过去“隔一个钩子挂一只鸡”,升级为“每个钩子都挂满”——产能提升与油温稳定,这对矛盾终于迎刃而解。
展开剩余53%“同样是日炸3万只鸡,过去老师傅从早上8点忙到下午6点,如今下午4点前就能收工。”刘彦超言语间透着企业技改带来的喜悦。更令人惊喜的是,日耗电量锐减三分之一,从1500千瓦时降至1000千瓦时,而产能却增加了1倍。这背后,是企业自主研发的硬核支撑。目前,智能控温节能装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德盛斋也因系列创新与技改先后获山东省“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称号。
走在公司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随处可见。在公司酱香肘花、带鱼、黄花鱼等罐头生产线上,小小的“液位器”精准把控着每一瓶的注汁量;后端包装环节焕然一新,从扎丝、贴标到装箱码垛,机械臂轻巧舞动,自动化设备流畅协作。鱼罐头生产线如今能按订单集约发力,单批次高效产出达2.8万瓶。
德盛斋的革新步伐,远不止于车间。2020年新工厂投产为产量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再扩3万平方米厂区,现代化仓库与冷库拔地而起,无骨鸡爪、麻辣海鲜、猪副产品及鸭货等全新车间依次投产。产品线从经典五香延伸至麻椒等网红口味,产品多达30余款。
刘彦超表示,车间的智能化升级,没有改变那锅传承的老汤滋味,反而让“老味道”更加稳定飘香。凭借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品质、敏锐拓展新口味、持续丰富产品线这“三板斧”,德盛斋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达8000万元。
来源:大众新闻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波 审核:马珊 终审:陈霄
发布于:山东省股票配资开户,炒股杠杆怎么开户,大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